内循环要来了吗?
负责注入的设备指纹与已知 GFW 设备不匹配,因此此次事件要么由新的 GFW 设备造成,要么是由已知设备以一种新的或误配置的状态运行造成的。
内循环要来了吗?
负责注入的设备指纹与已知 GFW 设备不匹配,因此此次事件要么由新的 GFW 设备造成,要么是由已知设备以一种新的或误配置的状态运行造成的。
听说上海的医院也已经被卫健委施压,不得接受天水的铅中毒患者了。
事已至此,还相信铅超标是因为厨师在面食里用颜料的,就是又蠢又坏的了。
修改天水本地的血铅报告,并给上海的医院施压,全中国有这能力的,只有党管一切的这个党了。
什么科学精神,什么治病救人,什么人命关天,在政治安全前面都是屁。
为了这个党能够继续苟活下去,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代价。
你爱党,党爱你吗?
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其实根本没有执行,没几天武汉就封城了。
百年国耻
在中国国内,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被视为中国在19世纪中期签署的不平等条约的现代版,那些条约是中国所称的受外国列强欺凌的“百年国耻”的一部分。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中方首席谈判代表、英语流利且曾在美国接受教育的时任副总理刘鹤,自2023年退休以来已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中国从未完全履行他谈判达成的采购承诺。
刘鹤在西方有着改革者的声誉。值得注意的是,大约十年前,在习近平执政的最初几年里,刘鹤曾试图削减中国过剩的制造产能。在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内,华盛顿方面批评中国依赖大量补贴的产业政策具有保护主义色彩,刘鹤当时在与来访的美国企业高管交谈时没有反驳这些论点,他指出了此类政策可能造成的信贷和其他资源浪费。
刘鹤在2019年初谈判达成的一项初步协议甚至试图解决美国对中国利用国家补贴的担忧,这些补贴使国内企业受益,损害外国竞争对手利益。该协议还提议修改中国法律,以禁止窃取美国技术。习近平最终否决了该协议,导致特朗普进一步升级贸易战,直至达成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刘鹤当时的策略与习近平当前的意图截然不同。
“刘鹤太温和了,”一位曾参与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内部分美中磋商的中国官员表示。“何立峰不会这样。”
与刘鹤不同,何立峰坚定捍卫中国的产业政策,对控制产能过剩的兴趣不大。在与担心廉价中国产品涌入全球市场的西方官员和企业高管会面时,何立峰一直表示,中国出口低成本优质产品对世界来说是好事,而不是问题。
何立峰很清楚中国需要提振国内消费,但经济学家表示,他力推的一些举措效果甚微,比如向参与家电、智能手机和设备以旧换新的消费者提供现金补贴。
Source: 何立峰接掌对美贸易谈判,中国策略转向强硬 – WSJ
我猜到这个事情会有戏剧成分,没想到这么戏剧。
在美中两国宣布一项临时贸易协议的一天后,中国外交部表示,芬太尼流入美国的责任在美国自身,不是中国的问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表示,“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
林剑表示,美国因芬太尼问题对中国加征关税是不合理的,严重冲击中美在禁毒领域的对话与合作。
林剑表示,“美方如果真心想同中方合作,就应该停止对华抹黑推责,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中方对话。”
就在这番表态发出的不久前,美中两个超级经济大国刚于周一取消了自4月份以来实施的大部分针锋相对的关税。
美国同意暂时将对大多数中国商品的基本关税税率从145%降至30%,但保留了一项与中国据称在美国芬太尼危机中所扮演角色有关的关税。
中国表示,将把针对美国产品的关税从125%降至10%,并承诺取消一些非关税反制措施。
Source: 中国外交部: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 – WSJ
准备吃草。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试图用强硬姿态与习近平打一场贸易战,习近平则让中国做好了与美国进行一场可能很艰苦的持久战的准备。
在特朗普首次对中国加征高关税后的几周里,中国做出了对抗性的回应。中国外交部一位发言人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了一段1953年的视频片段,在视频中,毛泽东发表讲话,要在朝鲜战争中与美国领导的军队战斗到底。这名外交部发言人在帖子中写道: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不会退缩。
这条帖子以及北京方面传递的的其他信息凸显出中国自信拥有美国所不具备的一个核心优势,那就是特朗普及其共和党支持者容易受到美国选民民意波动的影响,而由毛泽东建立起来的中共则根基深厚,七十多年来,虽历经战争、饥荒、政治动荡和金融危机,却始终掌握着权力。
习近平并不满足于过往的成就。自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爆发贸易战以来,他强化了对中国领导层的控制,并投入巨资巩固中共长久执政所依赖的威权工具,其中包括加强全世界最复杂的审查和监视系统。习近平希望强化中国的抗压能力,特别要为对抗美国做准备,并敦促官员们坚持他所谓的“极限思维”。
Source: 习近平试图提高中国“痛苦阈值”,准备与特朗普打持久战 – WSJ
我在4月3日发这个消息,当时上证指数还在3300点以上。
关税加到超过100%,对双方而言,已经不是简简单单可以握手言和的矛盾了。
接下来是 Trade War, Cold War II, 还是 World War III, 就看双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选择。
从普通人的角度,接下来一定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日子。
而且这个矛盾越早得到解决,大家就能更早脱身。
真拖到世界大战,那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Winter is co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