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NET

中国文化不属于中国政府

赞同。

我希望儿子在成长过程中能感受到与中国的联系。我做记者以及在此之前,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总的来说,除了我的家乡加州奥克兰以外,我在中国呆的时间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长。中国不仅是我家族的根源所在,也是我深爱的地方。

同时,中国也是一个我很难与他人谈论的地方。回到美国后,人们常常问我这个国家及其政府的最糟糕之处,问我共产党镇压异见的做法以及日益加码的政治压迫。“在那里当记者真是太难了,”他们会说,“你能回来,肯定松了一口气。”

我想说是的,但中国也有很多善良和聪慧的人,他们用既务实又玩世的态度不断重塑着自己的生活。我记不清有多少次在街上被邀请到人们家里去,也无法描述我现在有多么想念中国。我想念中国的美食,想念中国话,但我最想念的还是中国人民。我不知道如何用简短的话语来表达这一切。

随着中国的威权主义野心越来越不受约束,一些人已经明确地抛弃了“中国人”这个标签。身居伦敦的香港活动人士罗冠聪(Nathan Law)表示,他曾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也曾为北京奥运代表团欢呼,但现在已经不是了。与许多香港人一样,随着中国政府对香港自治权的侵蚀日益加深(最近中国通过了一项严厉的国家安全法来限制言论自由,导致数十人被捕),罗冠聪开始自称“香港人”。“‘中国人’这个词已被滥用了,”他说,“习近平给这个词贴标签的方式迫使人们建立一种更为本土化的身份认同。”

而对于台湾IT从业人士Arlen Tsao而言,中国政府披上中国传统文化外衣的模样颇具讽刺意味,因为共产党的文化大革命导致中国传统文化遭到大规模破坏,庙宇被捣毁,那些被怀疑恪守传统的人也遭到迫害。“这是政治宣传,让我很生气。”他说。

我告诉他,我也有类似想法。我想起纳粹德国如何利用艺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如何在政治宣传片中响起,那比中国示威者在1989年天安门广场抗议活动中将其作为集结乐章还要早半个世纪。对于威权政权而言,文化自豪感是一块现成的遮羞布。

“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推广中国文化,将中国塑造成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宾夕法尼亚州布鲁姆斯堡大学(Bloomsburg University)政治学教授Sheng Ding说。尽管如此,近年来中国软文化的推广还是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阻力。例如,由于安全方面的担忧和更大范围的强烈抵制,美国许多大学的孔子学院(中国推广语言和文化的旗舰机构)最近已经关闭。Sheng Ding表示,他一直在努力教育孩子,可以在爱一个国家的同时不爱它的政府。“中国政府的所作所为与中国人民无关。”他表示,并补充说自己也是这样告诉学生的。

前几天,我开始给儿子读我幼年时看过的孙悟空的书。重温过往真是一件乐事。挑战天庭之后,孙悟空打败了天兵天将,证明自己不可战胜。这提醒我们,这位不朽的中国传奇人物首先是一位叛逆者,而每个帝国,无论多么强大,有时都可能被击败。

Source: 中国文化不属于中国政府 – 华尔街日报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