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 Chimerica 的编剧早已看透了一切。
Category: 影视评论
当社会失序不公,打破秩序的小丑和维护秩序的蝙蝠侠谁才是英雄?
这个时候再看这篇影评,又得到了和去年不同的感受。
如果抽离开弥漫在哥谭空气中的系统暴力,《小丑》就沦为了一个可怜人如何被各种戏剧化的生活事件逼成反社会者的悲剧,但如果我们对小丑主观暴力的解放过程稍加关注,就会发现,这正是底层人民对系统暴力的绝望回击:当安分守己与勤奋工作无法阻止下沉,那么人们只能希望藉由让社会停转来遏制系统施加于个体的暴力。在某种程度上,单纯批判小丑暴力的影评人与片中的精英一样,只关注底层绝望的反击有多么可怕,却忘了真正残忍的暴力形式是以最隐蔽与最无害的形态运作的。
(略)
在银幕之外,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比哥谭更正常、更公平、更不暴力吗?这或许是批评这部电影的评论者最深层的恐惧:哥谭是如此的真实,现实世界甚至比哥谭还要疯狂些……那么,正常人是否可能以“疯癫”为武器反抗?小丑是否可能从银幕中钻出,在现实中点燃焚城的大火?
驴得水
刚看完驴得水,心里有点不好受。
也不是刚看完,看完有一个小时了吧。很明显的舞台剧的痕迹,几个场景切换在电影中很突兀。
让我难受的是一曼剪完头发后照镜子疯掉,铁男被枪威胁后软弱。
自由、美丽和生命,剧中人物最为珍惜的东西,全部被摧毁。
也让我想起了1984接近结尾,男主角被关后受到的威胁。
然而让我感同深受的可能还是因为我最近在工作中也看到了这种折磨和挣扎。
我的前领导,才华横溢的老愤青,因为业绩压力,做项目再也不挑三拣四。
我的现领导,勤勤恳恳的老银行家,在这个民营企业被逼得像疯狗一样。
都是家庭殷实,衣食无忧的中年人。
而我,即使工作了三年半也没有融入这个企业文化,却因为处于职业上升通道而舍不得离开。
一年前接受副总裁的邀请组建资产管理部,现在却因为觉得他投资过于激进,在工作上经常与其对立。
有个同事离职的时候我转了一个故事给她,说好的员工像死海里面的水,蒸发掉了,差的员工才会留下来。结果后来我居然也忘了这个故事,还要反过来问她。
所以我到底是水还是盐,我也不知道了。
从阿桑奇说开来
今天看了关于维基解密的纪录片 We Steal Secrets。
也许有人会说这部纪录片是美国政府拍来诋毁自由言论的:因为显然片中几个受访人(包括导演)表达了对阿桑奇的不满意。他们倒不是对维基解密不满,但有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两个事物并不能分得清清楚楚,起码对阿桑奇本人来说如此。
阿桑奇是一个活在数字时代的人。他有固定的网站固定的Email,却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称作家。他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一共有四个孩子,但这些孩子可能不知道他们有这个父亲。
我相信,如果有技术可以把人的意识从肉体中分离出来,放到互联网上任其漂泊,阿桑奇一定会愿意尝试,只要他还可以享受得到性爱的快乐。
我丝毫不怀疑阿桑奇为人类言论自由事业作出的贡献,但是这个景仰并不能让我停止质疑他性行为不检,也不能阻止我去评估他身上到底有多少光环理应属于别人。
不能因为你功勋卓著,就说你的犯罪不是犯罪。 的确,瑞典发布通缉令的时间和维基解密放出绝密资料的时间不谋而合。你可以200%猜测瑞典政府在通缉令背后有政治动机,但你不能100%确认这一点。时间上的先后不能成为逻辑因果关系。
而且,阿桑奇一直躲在英国,按说比瑞典要更亲美一些。他可不是一直躲在伦敦的大使馆,CIA要动手他早就在美国了。
而曼宁,这个真正做了最关键工作,甚至牺牲掉自己自由的上等兵,却在监狱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等着迟到了三年的判决。
当我说维基解密和阿桑奇不是太分得开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阿桑奇在寻求捐赠以应对瑞典诉讼的时候说,捐赠是为了支持言论自由的伟大事业。你再仔细想一想,其实只是给阿桑奇那个不听话的小弟弟套上安全套。
但是仍然有人游行示威,举着保护言论自由的旗织要求释放阿桑奇,甚至对受害者及其亲人造成二次伤害。
其实我根本不关心发生在英国的事情。
我要说的是,中国的阿桑奇也很多。
我就不点名某个因报道钉子户而成名的著名网友,和一大批后来者了。
The Newsroom
我刚用Twitter的那段时间,感觉像是自己坐到了新闻终端前,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不断的在眼前跳动,重要的消息还会被不同的人RT好几遍。不知道做一个新闻实习生是不是相同的感觉。
HBO的新剧,The Newsroom,讲的就是新闻直播间的故事。
是的,美国的新闻环境和中国的不一样,剧中人物的新闻理想过于崇高。
但是就如第三、四集所展示的,即使在新闻被称作第四权的美国,仍然会出现因为收视率或集团利益导致新闻不能被自由的传播。
而剧中人物纯真的新闻理想,尤其是第三集开头的致歉,虽然有些夸张,但仔细想想,谁没有过理想,更多的人只是在生活中慢慢的把它们丢弃了。
诚然,威尔的“文明化”教育显得非常粗鲁而且自以为是。他把新闻理想当作他的教义,“文明化”就是他的传教过程。正因此,这个团队才能在受到挫折后,即使在周末,也能对重大新闻迅速反应。
第四集结尾Coldplay的Fix You响起的时候,我的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我使用Twitter已经5年,经历过2008年四川大地震等重大事件,而现在,看到死亡数字却木然了。
新闻的物化,不可避免的改变着我。破碎的家庭,曾经鲜活的生命,变成了单纯的数字,仿佛赋值函数a=6一样。
唐,虽然很多地方是个混蛋,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经典到威尔都称赞他“真他妈是个新闻人”。
他说:一个人,是由医生宣布死亡,而不是新闻。
How did Sherlock fake his death
United 93
你在一架被劫持的飞机上。
歹徒目前有三个,他们有刀,还声称有炸弹。炸弹如果被引爆,毫无疑问整个飞机的人都会死。
但是你也怀疑,炸弹可能是假的,真的炸弹应该不能通过安检。
你印象中很多年没有发生过劫机事件了,当然,你更没有遇到过。
你模模糊糊记得,历史上有名的劫机事件,虽然有机毁人亡的,但也有满足歹徒要求最后安全降落的。
一般来说歹徒只是要钱,那样可以把飞机降落下来,再慢慢谈判。
你感觉到飞机的航向改变了,原定的目的地肯定是降落不到了,周围有没有别的机场,你也拿不准。
这个时候有谣言传来了,有人说有两架飞机撞了纽约的双子星大楼,有人说不对,是五角大楼发生爆炸,还有人说一共有五架飞机被劫持。
当然飞机上是没有CNN直播可以看的,人们说是从空中电话打回家中,家人说的。
又有人说机长已经被杀了,现在开飞机的是歹徒,目的地未知,目的也未知。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是否还幻想着与歹徒谈判,降落飞机。
你看到有几个人在悄悄商量着干掉歹徒,夺回驾驶舱。
歹徒有炸弹,你心想,如果爆炸全飞机人员都会完蛋。
而且,这架飞机上也再没有合格的飞行员,即使抢回驾驶舱,谁来开飞机,谁能保证安全降落?
United 93航班的乘客作出了他们的选择,使得这架飞机成为9-11事件中唯一未能击中目标的飞机。
而它原本的目标是白宫。
—————
你出生在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这个国家只有一个执政党而且还统领全部军队……
Avatar – I see you
很多人说这是一个疯狂的举动:大年三十早上从广州去东莞看IMAX版Avatar。
单单是去东莞就很让我父母感到惊讶了:“那广州不是很多吗?而且你们公司还发票。” 就连带我进入电影世界的朋友也不过是在南京凑合看了数字3D,当然,不是IMAX的,他也不信我会去东莞看。
这个没什么,不过是东莞。在听说东莞万达会出预售券之前我还准备去武汉看的,当然那个会以回家为名义。
Avatar无疑是一部伟大的电影,票房已经做出了证明。
看完电影出来,我也感到了Jake从avatar断开后那种深深的失落感。
一个鲜活而美丽的世界,一个贫乳而漂亮的公主。
还有那些漂浮在空气中的Pure Spirits,那些受到压力会发光的植物。
那个无比神圣和壮丽的精神树。
真的很想留在那个世界。
特技非常完美,特效和实拍很难分辨,
以前技术所薄弱的动作和表情,似乎也在最新的动作捕捉的技术下完美解决了。
看到因家园树倒下而悲恸高呼的酋长夫人,我都鼻子一酸差点跟着落泪。
公主对Jake的爱和恨,都表现得非常真实,以至于我都有种被错爱的感觉。
我很感激在有生之年能看上这样伟大的电影。
I see you.
PS:OST很好听。感谢东莞万达播放了完整的片尾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