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接近新冠病毒的起源

文中举出了支持实验室来源的几个理由:

  1. 如果病毒来自自然界,在病毒变异到适合人类而爆发前,应该在人群中有零星的感染,但9000份样本中没有一例,按自然来源的模型预测应该有100-400例。
  2. WHO领导的调查测试了209种8万只动物,没有动物感染新冠病毒。
  3. 一群科学家对原始毒株进行了4000种不同的变异(其中恰好有Delta),研究发现原始毒株对人体感染的效率有99.5%的优化。
  4. 新冠病毒含有弗林酶切位点,这个变异很复杂不容易发生,但是可以与新冠进行重组的1200种病毒都不含这个位点。而生态健康联盟(之前提过这个组织,NIH通过这个组织向WIV输送研究经费)的研究计划提过在蝙蝠病毒内添加这个位点。

Im 411636

Based on experience with SARS-1 in 2003 and MERS in 2012, we know that many people are infected by a host animal long before a coronavirus mutates to the point where it can jump from human to human. An extensive data set from late 2019—more than 9,000 hospital samples—is available of people exhibiting flulike (thus Covid-like) symptoms in China’s Hubei and Shaanxi provinces before the epidemic started. Based on SARS-1 and MERS, the natural zoonotic theory predicts 100 to 400 Covid infections would be found in those samples. The lab-leak hypothesis, of course, predicts zero. If the novel coronavirus were engineered by scientists pursuing gain-of-function research, there would be no instances of community infection until it escaped from the laborator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vestigation analyzed those stored samples and found zero pre-pandemic infections. This is powerful evidence favoring the lab-leak theory.

Within months of the SARS-1 and MERS outbreaks, scientists found animals that had hosted the viruses before they made the jump to humans. More than 80% of the animals in affected markets were infected with a coronavirus. In an influential March 2020 paper in Nature Medicine, Kristian Andersen and co-authors implied that a host animal for SARS-CoV-2 would soon be found. If the virus had been cooked up in a lab, of course, there would be no host animal to find.

The WHO team searched for a host in early 2020, testing more than 80,000 animals from 209 species, including wild, domesticated and market animals. Not a single animal infected with SARS-CoV-2 was found. This finding strongly favors the lab-leak theory. We can only wonder if the results would have been different if the animals tested had included the humanized mice kept at the Wuhan Institute of Virology.

A coronavirus adapts for its host animal. It takes time to perfect itself for infecting humans. But a pathogen engineered via accelerated evolution in a laboratory using humanized mice would need no additional time after escape to optimize for human infection. In their Nature Medicine paper, Mr. Andersen and colleagues pointed to what they considered the poor design of SARS-CoV-2 as evidence of zoonotic origin. But a team of American scientists mutated the stem of the coronavirus genome in nearly 4,000 different ways and tested each variation. In the process they actually stumbled on the Delta variant. In the end, they determined that the original SARS-CoV-2 pathogen was 99.5% optimized for human infection—strong confirmation of the lab-leak hypothesis.

SARS-CoV-2 contains a key mutation: the “furin cleavage site,” or FCS. This mutation is sufficiently complex that it couldn’t have been the result of spontaneous changes triggered, for example, by a mutagen or radiation. It could, however, have been inserted by nature or by humans. In nature the process is called recombination—a virus exchanges chunks of itself with another closely related virus when both infect the same cell.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database shows no FCS in more than 1,200 viruses that can exchange with SARS-CoV-2.

As the Intercept recently reported, a 2018 grant proposal—written by the EcoHealth Alliance, a U.S.-based nonprofit, and submitted to the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or Darpa—contained a description of proposed experiments that would involve splicing the FCS sequences into bat viruses so a research team could look for changes in infectivity. Darpa opted not to fund the grant, but the absence of the FCS in related coronaviruses, together with the apparent desire and capability of scientists to make such an insertion, strongly argues in favor of the laboratory origin thesis.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alone, an unbiased jury would be convinced that SARS-CoV-2 coronavirus escaped after being created in a laboratory using accelerated evolution (a k a gain of function) and gene splicing on the backbone of a bat coronavirus. Using standard statistical methods, we can quantify the likelihood of the lab-leak hypothes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zoonosis. The odds enormously favor a lab leak, far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e 99% confidence usually required for a revolutionary scientific discovery.

The WHO is launching yet another investigation. Why? The studies have been done. The research exists. As in Edgar Allan Poe’s “The Purloined Letter,” the crucial evidence is already in plain sight, if only they would look. Let China keep its firewall of secrecy; a suspect who refuses to testify can still be convicted. We have an eyewitness, a whistleblower who escaped from Wuhan and carried details of the pandemic’s origin tha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an’t hide. The whistleblower’s name is SARS-CoV-2.

Source: Science Closes In on Covid’s Origins – WSJ

外交部发言人谈孟晚舟回国 :美、加所作所为是典型的任意拘押

这可真是,抢了台词啊!

9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孟晚舟回国事答记者问。

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当地时间9月24日,孟晚舟女士已经乘坐中国政府包机离开加拿大,即将回到祖国,并与家人团聚。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应询表示:中方在孟晚舟事件上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事实早已充分证明,这是一起针对中国公民的政治迫害事件,目的是打压中国的高技术企业。对孟晚舟女士所谓“欺诈”的指控纯属捏造。就连被美方指为“受害者”的汇丰银行也出具了足以证明孟女士清白的文件。美国、加拿大所作所为是典型的任意拘押。

Source: 外交部发言人谈孟晚舟回国 :美、加所作所为是典型的任意拘押_世界频道_财新网

Covid-19 Panel of Scientists Investigating Origins of Virus Is Disbanded

又见生态健康联盟。

Columbia University professor Jeffrey Sachs said he has disbanded a task force of scientists probing the origins of Covid-19 in favor of wider biosafety research.

Dr. Sachs, chairman of a Covid-19 commission affiliated with the Lancet scientific journals, said he closed the task force because he was concerned about its links to EcoHealth Alliance. The New York-based nonprofit has been under scrutiny from some scientists, members of Congress and other officials since 2020 for using U.S. funds for studies on bat coronaviruses with the Wuhan Institute of Virology, a research facility in the Chinese city where the first Covid-19 outbreak occurred.

EcoHealth Alliance’s president, Peter Daszak, led the task force until recusing himself from that role in June. Some other members of the task force have collaborated with Dr. Daszak or EcoHealth Alliance on projects.

“I just didn’t want a task force that was so clearly involved with one of the main issues of this whole search for the origins, which was EcoHealth Alliance,” said Dr. Sachs, who is also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Columbia University.

Source: Covid-19 Panel of Scientists Investigating Origins of Virus Is Disbanded – WSJ

中国为恒大倒闭做准备

恒大倒闭这事业金融圈传了有五六年了吧,看看靴子会不会落地。

据了解相关讨论的官员透露,中国政府正指示地方政府为中国恒大集团(China Evergrande Group, 3333.HK, 简称:中国恒大)倒闭的可能性做准备。这一动向暗示,中国政府不愿救助这家负债累累的房地产开发商,同时已在为该公司困境可能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做准备。

上述官员将这些要求采取的行动称作“为可能的暴风雨做准备”,他们表示,地方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接到指示,如果出现恒大无法有序管理自身事务的情况,只有到最后一刻方可介入处理由此造成的后果。

他们称,地方政府的任务是防止发生动荡,减轻对购房者和整体经济的连锁反应,比如采取措施限制失业人数;由于中国恒大情况恶化,发生这些状况的可能性已经上升。

恒大在未来几周将面临一系列债券兑付,包括受到密切关注的一笔海外债券,这笔债券应于周四付息。

据上述人士说,地方政府已接到指令,组织会计师和法律专家小组,检视恒大在各地区业务的财务状况,与当地国有和民营房地产开发商谈话,准备接管恒大在当地的房地产项目,并成立执法小组,监测公众的愤怒情绪和所谓的“群体性事件”。这一名词是对抗议活动的委婉说法。

(略)

该公司表示,在未如期向供应商和承包商支付款项后,一些房地产项目已经停工。一些要债的承包商和等着收房的购房者已围堵该公司办公场所进行抗议。

上述知情人士中的一部分人称,中国最高金融监管机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本月早些时候要求省级政府成立工作组,监控中国恒大造成的社会和经济不稳定情况。中国共产党高层将于明年迎来一次重要会议。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称,决策者也在考虑逐步放松对中小城市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比如放松二套房购买规定。这位人士说,决策者还可能稍微放松针对地产开发商的严厉的去杠杆措施,最近几个月这些措施将负债累累的中国恒大逼到了悬崖边。该人士称,即便如此,任何政策微调可能都将限于中小城市,而不会改变全国性的房地产调控基调。

鉴于房地产行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摩根士丹利本(Morgan Stanley)本周告诉客户,中国政府“将需要防止房地产市场状况快速急剧恶化”。该投行称,潜在宽松措施包括增加财政支出、进一步降准以及让抵押贷款更容易获得等。

根据官方数据,房地产在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直接占比为7.3%,不过分析师们说,房地产和房地产相关行业共同推动了近三分之一的经济产出。

中国多年来一直在艰难调整楼市政策。自二十多年前房地产市场放开以来,房价一直在稳步上升。近年来,房价已经上升到许多家庭无法企及的程度,推高了企业和家庭的债务水平,促使一些人担心房地产泡沫破裂将对经济造成拖累。

最近几个月,稳定市场已成为习近平的一项当务之急,官员们不断强调“房住不炒”。

最新一轮购买潮始于2020年初,当时政府寻求让房地产投资帮助抵消新冠疫情对出口和国内支出的打击。到了去年夏末,有关部门担心住房市场已经过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该行业降温,特别是控制房地产开发商的大规模借贷。

在去年的措施中,最突出的是“三条红线”政策,要求开发商在向金融机构借入更多资金之前,必须将债务水平降到一定的门槛之下。

为降低债务水平,中国恒大匆忙出售了旗下一些非核心资产的股份,包括电动汽车业务的部分股权,该业务的市值今年最高曾达到逾800亿美元,之后受对中国恒大财务状况的担忧拖累而大跌。今年夏天早些时候,中国恒大还出售了其互联网业务的股权。

如今,随着市场为恒大无序垮台的可能性做好准备,官员们可能会借鉴他们应对类似事件的经验,最近一次是救助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China Huarong Asset Management co., 2799.HK),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不良贷款和其他坏账管理机构。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法院裁定对陷入困境的中国企业集团海航集团(HNA Group Co.)启动破产程序。

周二发给员工的中秋节内部通知中,恒大创始人兼董事长许家印承认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但他誓言要挺过这一难关。

现年62岁的许家印写道:“我坚信,恒大人永不服输、越挫越强的精神,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之源!”

根据《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看到的一份官方通知的复印件,由于担心房地产泡沫破裂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中国西南部贵州省的一个地方政府敦促官员们确保受雇于恒大项目的农民工能领到工资。

该通知发给了负责处理恒大事件潜在影响的地方官员,呼吁干部们高度重视恒大问题的严重性。通知称,地方政府应敢于行动,密切配合,尽一切努力解决恒大的债务危机。

贵州省政府没有回复置评请求。

Source: 中国为恒大倒闭做准备 – 华尔街日报

习近平寻求压制中国式资本主义,坚持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愿景

难道这位是真的有社会主义理想?😂

当下越来越明确的是,习近平强化对民营企业控制的行动,远比表面看到的要雄心勃勃。

这位中国国家主席不止是想压制几家大型科技公司和其他企业,从而展现在中国谁说了算。

通过仔细研究习近平的著作和他与党内官员的讨论,以及对参与政策制定的人士进行采访,可以看出习近平正试图逆转中国几十年来向西方式资本主义的演变,使中国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邓小平首次在中国推行经济改革后的40年里的大部分时间,中共领导人赋予了市场力量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改革开放帮助数亿人摆脱了贫困,并创造了数以万亿美元计的财富,但同时也滋生了猖獗的腐败,侵蚀了中共继续执政所倚赖的意识形态基础。

熟悉习近平工作重心的官员说,在习近平看来,如今已经放任民营资本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威胁到中共执政的正当性。《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研究显示,习近平正极力使中国回归毛泽东的愿景。毛泽东认为资本主义是通往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个过渡阶段。

《华尔街日报》的研究显示,习近平无意消灭市场力量。但习近平似乎想让中共在引导资金流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企业家和投资者及其盈利能力设定更严苛的界限,并对国内经济施加比现在更甚一步的控制。究其本质,这表明习近平要在这个有朝一日会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国家改写商业规则。

习近平在今年1月份的一次讲话中宣布,中国已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习近平称,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要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据《华尔街日报》统计,去年年底以来,在习近平改革方针的指引下,有关部门已推出100多项监管行动、政府指令以及政策调整,其中包括旨在打破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9988.HK, 简称:阿里巴巴)、企业集团腾讯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td., 0700.HK, 简称﹕腾讯)和网约车行业领头羊滴滴(Didi Global Inc., DIDI)等一些公司市场主导地位的举措。

中国政府最近采取的抑制房价措施正在加剧负债累累的房地产开发商中国恒大集团(China Evergrande Group, 3333.HK, 简称:中国恒大)的现金紧张状况,这让全球市场感到阵阵寒意。分析人士称,中国政府不太可能像拯救许多国企那样救助中国恒大,而且可能会进一步收紧对其他民营房地产开发商的监管措施。

习近平已暗示他计划走得更远。在今年8月的一次领导层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实现“共同富裕”。该目标主张更均等地分配财富,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政府进一步干预经济以及采取更多措施让富人分享成功果实来实现。

(略)

刘鹤被公认为市场友好型改革者。过去的几年里,在为避免与美国爆发贸易战而进行的交锋中,他在国外磋商中代表中国最高领导人。有时,面对持怀疑态度的美国人,他会试图将习近平的行动描绘为推动停滞不前的市场化改革所采取的必要步骤。

据在场人士透露,刘鹤2018年初在华盛顿对一群美国高管说,在中国,坚强有力领导的目的是实施改革。

据知情人士透露,明年面临退休的刘鹤不得不进行检讨,因为他没能阻止滴滴6月底在纽约进行44亿美元的IPO。这样的检讨,即毛泽东式的自我批评,是中共用来约束党员的传统做法,是毛泽东从斯大林那里借鉴来的,在习近平主政的中国仍历久不衰。

习近平指责监管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导致滴滴IPO蒙混过关。中国的网络安全监管机构曾在滴滴上市前就其网络安全问题发出警告,但交通运输部等其他监管部门大多支持了滴滴的上市计划。交通运输部向刘鹤汇报工作。

在没有被明确告知停止IPO的情况下,滴滴推进了上市交易。在那之后,习近平下令多个部门对滴滴开展联合调查。

滴滴IPO事件发生后不久,刘鹤在一次公开论坛上表示,在新的发展阶段,应当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略)

在北京,一些官员将习近平整肃资本巨头的举措称为“拨乱反正”,即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一位政府顾问称,这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新口号。

为了适应习近平的改革计划,中国领导层为2021年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是6%,而当时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因此这个目标相对较低。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份会议表示,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习近平及其部下仍在谈论发展民营经济的必要性,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80%的城市就业。但官员们称,现在的重点是扶持电力设备、传感器和半导体等领域的中小型公司,这些企业不太可能发展成另外的权力基础。预计这些公司将注重可提升中国制造能力的创新,而不是利润。

支撑习近平行动的是根植于毛泽东发展理论的意识形态偏好,该理论称国家资本主义是一个临时阶段,可以帮助中国经济赶上西方经济,等这个阶段过去后,国家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取代。

作为毛泽东的忠实追随者,习近平已向党员宣扬,这种混合模式已经过了使用期限。

中共主要理论刊物《求是》在2018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反映了习近平的信念:“中国的实践表明,一旦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一种过渡时期的经济形式也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其他一些场合,习近平说得更加直白。2013年1月,习近平曾对党内高层领导人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据官员们说,自那以后,他经常这样提醒党员。

Source: 习近平寻求压制中国式资本主义,坚持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愿景 – 华尔街日报

保交楼还是保兑付? 恒大财富数百亿元资金驰援地产

把资产转移和庞氏骗局讲得真好听。

龙头房企恒大集团的现金流捉襟见肘。2021年下半年,恒大在全国多地的项目被迫停工。此后,恒大通过股权质押,调取恒大财富数百亿元资金驰援地产。9月8日,恒大财富宣布延迟本息兑付,恒大随即陷入了“保交楼”和“保兑付”的两难局面。  财新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后发现,在8月9日至9月13日期间,恒大地产集团及其位于天津、广州、合肥、长沙等地的33个子公司,共计发起68次股权质押操作,将其持有的多个地产项目股权统一质押给了恒大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涉及金额逾200亿元。

Source: 保交楼还是保兑付? 恒大财富数百亿元资金驰援地产_财新网_财新网

拜登和习近平时隔七个月再次通话

此次通话没有具体诉求与结果。
老头子半夜睡不着打电话唠嗑?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电话,希望解决两国在全球竞争中存在的经济和其他问题。近来美中之间进行了几轮高级别会议,美国官员称这些对话毫无成效。

此次通话是在华盛顿当地时间周四晚间进行的,是拜登上任以来两国领导人第二次通话,两次通话的七个月间已然紧张的双边关系继续恶化。美国指责中国侵犯人权,实施对华制裁并向企业发出撤出香港业务的预警。在应对新冠疫情问题上,两国继续相互指责,缺乏合作。

当前拜登政府正着手完成对华政策的全面评估,包括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时期实施的大规模关税举措。拜登基本沿袭了特朗普的偏强硬立场,同时寻求团结盟友共同抗衡中国,结果是喜忧参半。

这次对话的细节未对外公布,不过双方在人权问题和网络攻击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存在分歧。

白宫的一份声明称,两位领导人讨论了中美两国有责任确保竞争不会演变为冲突。

美国政府一位官员称对话氛围“亲切”、“坦诚”,在拜登任副总统期间两位领导人曾多次对话。但这位官员表示,此次通话没有具体的诉求和结果。

此次通话时长约90分钟,由于时间已是华盛顿当地时间深夜,拜登从白宫居住区的条约厅致电中方。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暂未回应置评请求。

白宫未明确表示两位领导人是否谈及美国从阿富汗撤军问题。

中国政府迅速承认了新的塔利班临时政府,但拜登政府官员表示,他们希望说服中国对阿富汗新政权保持一些压力,直到他们证明自己值得国际社会施以援手。

拜登政府在处理撤军问题上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批评,许多美国的亲密盟友公开批评,称8月中旬塔利班占领喀布尔时,美军的撤离行动不及时且仓促混乱。中国则迅速就这些问题攻击美国,承认了塔利班新政府。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最近与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通电话时表示,美国需要继续参与阿富汗事务,包括帮助阿富汗维持稳定,以及打击恐怖主义和暴力。

一名高级政府官员说,尽管两国关系存在很多争斗,但周四晚上的通话代表双方都在尝试维护两国关系。美国将与中国的竞争视为首要外交政策关切,但也希望在气候变化等有共同利益的问题上展开合作,不让问题演变成直接冲突。

Source: 拜登和习近平时隔七个月再次通话 – 华尔街日报

习近平同拜登通话: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是中美必须回答好的世纪之问

等等WSJ的英文报道。

  拜登表示,世界正在经历快速变化,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中如何互动相处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世界的未来。两国没有理由由于竞争而陷入冲突。美方从无意改变一个中国政策。美方愿同中方开展更多坦诚交流和建设性对话,确定双方可以开展合作的重点和优先领域,避免误解误判和意外冲突,推动美中关系重回正轨。美方期待同中方就气候变化等重要问题加强沟通合作,形成更多共识。

双方一致认为,中美元首就中美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深入沟通对引领中美关系正确发展非常重要,同意继续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将责成双方工作层加紧工作、广泛对话,为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创造条件。

另据美国白宫所发消息称,两国元首在通话中进行了广泛的、战略性的讨论──包括针对中美利益交汇的领域,及中美的利益、价值观和观点分殊的领域。

白宫消息称,两国元首同意针对这两类议题,进行坦承开放、直接了当的接触。

白宫还称,这次通话──一如拜登所说明的,是美国“负责任地管理美中竞争”的持续努力的一部分。拜登在通话中还强调了美国对维持印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的持久兴趣。美方称,两国元首还讨论了确保中美竞争不转为冲突方面的两国的责任。

Source: 习近平同拜登通话: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是中美必须回答好的世纪之问_世界频道_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