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不属于中国政府

赞同。

我希望儿子在成长过程中能感受到与中国的联系。我做记者以及在此之前,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总的来说,除了我的家乡加州奥克兰以外,我在中国呆的时间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长。中国不仅是我家族的根源所在,也是我深爱的地方。

同时,中国也是一个我很难与他人谈论的地方。回到美国后,人们常常问我这个国家及其政府的最糟糕之处,问我共产党镇压异见的做法以及日益加码的政治压迫。“在那里当记者真是太难了,”他们会说,“你能回来,肯定松了一口气。”

我想说是的,但中国也有很多善良和聪慧的人,他们用既务实又玩世的态度不断重塑着自己的生活。我记不清有多少次在街上被邀请到人们家里去,也无法描述我现在有多么想念中国。我想念中国的美食,想念中国话,但我最想念的还是中国人民。我不知道如何用简短的话语来表达这一切。

随着中国的威权主义野心越来越不受约束,一些人已经明确地抛弃了“中国人”这个标签。身居伦敦的香港活动人士罗冠聪(Nathan Law)表示,他曾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也曾为北京奥运代表团欢呼,但现在已经不是了。与许多香港人一样,随着中国政府对香港自治权的侵蚀日益加深(最近中国通过了一项严厉的国家安全法来限制言论自由,导致数十人被捕),罗冠聪开始自称“香港人”。“‘中国人’这个词已被滥用了,”他说,“习近平给这个词贴标签的方式迫使人们建立一种更为本土化的身份认同。”

而对于台湾IT从业人士Arlen Tsao而言,中国政府披上中国传统文化外衣的模样颇具讽刺意味,因为共产党的文化大革命导致中国传统文化遭到大规模破坏,庙宇被捣毁,那些被怀疑恪守传统的人也遭到迫害。“这是政治宣传,让我很生气。”他说。

我告诉他,我也有类似想法。我想起纳粹德国如何利用艺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如何在政治宣传片中响起,那比中国示威者在1989年天安门广场抗议活动中将其作为集结乐章还要早半个世纪。对于威权政权而言,文化自豪感是一块现成的遮羞布。

“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推广中国文化,将中国塑造成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宾夕法尼亚州布鲁姆斯堡大学(Bloomsburg University)政治学教授Sheng Ding说。尽管如此,近年来中国软文化的推广还是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阻力。例如,由于安全方面的担忧和更大范围的强烈抵制,美国许多大学的孔子学院(中国推广语言和文化的旗舰机构)最近已经关闭。Sheng Ding表示,他一直在努力教育孩子,可以在爱一个国家的同时不爱它的政府。“中国政府的所作所为与中国人民无关。”他表示,并补充说自己也是这样告诉学生的。

前几天,我开始给儿子读我幼年时看过的孙悟空的书。重温过往真是一件乐事。挑战天庭之后,孙悟空打败了天兵天将,证明自己不可战胜。这提醒我们,这位不朽的中国传奇人物首先是一位叛逆者,而每个帝国,无论多么强大,有时都可能被击败。

Source: 中国文化不属于中国政府 – 华尔街日报

文化差异2

其实说到文化差异,最关键的结论就是:在一般情况下,文化是无所谓对错的。
由此造成的种种利弊,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所以在把原因归结到文化差异的时候,我没有任何贬损的意思。

中国人这样的文化有没有正面的作用?
我认为有。
中国这样一种隐忍的文化也许是中国人经受种种磨难,独立存活五千年的重要支柱。
而中国这样一种文化,也使得中国容易产生奇迹:比如长城,比如三峡,比如北京奥运会。
个体意识的淡薄可能带来整体的凝聚力。
而且接受这种文化的人们,认为这些事情理所当然。

我认为普通美国人无法理解勾践,如何忍辱负重二十年,然后灭掉吴国。
按照美式好莱坞的风格,他必然是系上头巾,潜入吴宫,暗杀吴王。

而说到文化差异,另一个结论就是:文化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因此任何政治改革和革命,也许都只能促进朝代的更迭。
因此,若非中国进行百年的启蒙运动,民主和自由都只会是空话。

以上只是个人的观点,而且继承了前文的假设。
但可惜的是,我似乎没有一个真正的美国朋友,更不要说去过美国,亲身体验美国文化。
我对美国文化的认识,可能不会比别人更多。

文化差异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被称为普世价值的“民主自由”并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网民的认同。
中美之间巨大意识形态的差异,从1980s到2000s,搞不好是越来越大,而不是逐渐靠拢。
我试图将之归结为“文化差异”,并且由此考虑是否真是如此。
此过程,在科学上应该是:假设、推理、证明,这个方法。

文化差异确实可以解释不少问题。
美国建国受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影响,因此至今美国人都接受书中所说:“政府即使是在它最好的情况下,也不过是一件免不了的祸害”。
中国自古受孔孟之道影响,因此至今都认为“水能载舟”。舟是不是把水当数我不知道,水倒是真的把舟载在自己身上,并且引以为豪。
从国家发展之初就有如此巨大的差异,传承演绎下来,结果就是美国人都说自己政府坏,中国人也说美国政府坏。但是中国人边说的时候,边往美国那边跑。

所以小布什被(美国)国内广泛嘲笑为最愚蠢的总统(之一)。
而胡总,则会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出现,带去温暖关怀。人们感恩戴德,甚至下跪磕头。

有一种说法,中国其实是愚民政策:将广大国民教育成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瓦解他们作为纳税人的观念。
但是,愚民政策也得有群众基础,千年的孔孟文化便是其中之一。
况且,中国从来也没有完成启蒙运动,几次都被掐断了。
这样的结果,也许从开头就已经注定了。

只是我从心底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解释。
这无疑是在说,中国人就是犯贱,就是需要被人统治奴役并以此为乐。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认为这是莫大的羞辱。
所以,我仍然在找寻这个理论的矛盾。
证明并没有完结。

温总在四川灾区喊:“是人民养着你们的”,其实只说对了一半。
他要是喊:“是人民养着我们的”,就完美了。

Vexille 2077

是中国人都要看!
因为片中日本民族整个的灭亡了。
可是我并不仇日。
应该说,我对于日本这种敢于自我否定的精神感到非常的敬佩。
不信你们可以去数数东京市究竟在动画中毁灭了多少次。
而中国却因为《命令与征服:将军》游戏片头中天安门被恐怖分子炸毁而将之列为禁品。
其实,那是唯一一部没有丑化中国的C&C系列。

跑题了,看介绍说这部剧场动画的制作费用和人员都是比较少的,但是效果确实惊人。对卡通渲染的尺度把握得恰到好处。
而剧情方面也是很优秀:日本闭关十年把自己的国民全部改造成了生化机器人。
从纯粹的技术上来说,由人类开始改造确实比从零开始要简单有效得多,这个点子很奇妙。(我觉得自己要是生活在希特勒时代肯定不得了……)
感情戏却没那么出彩,本来时间不长,关系还忒复杂,最后看下来没多少感觉。

那一道由钢铁形成的彩虹,确实让人印象深刻。

在崩溃的边缘呼唤爱

刚刚看完《初雪之恋》,日韩合拍。对白也是日韩混杂。
要命的是,只有韩语部分的日文字幕。
更要命的是,剧情顺序被打乱,所以连这个字幕都不配套。
于是完全体会到男女主角说话彼此一句都听不懂的心情。
这个是不是能叫七维电影了?

我当然是冲着纹舞兰,哦不,是宫崎葵,来看这部电影的。
宫崎葵很漂亮,毋庸置疑,穿着巫女服更是惊为天人。(我的小镜啊~)
也有人喜欢后半部分的着装,这个就是淫者见淫的问题。
故事不用说,日剧韩剧就那么点套路,合拍起来更是缺乏新意。
不过京都的景色确实漂亮,和美女一样漂亮。
有机会一定要过去看看,顺路去去KyoAni。

有谁可以告诉我七重在护身符和最后树枝头分别写了什么吗?

国际文化

武大今天有国际文化节。
去年也有,但是我正好错过没有去。
今年赶上了,但不是因为要赶这个才来学校的。

我只是蜻蜓点水的看了一下。
韩国的MM穿着民族服装,也有奶油小生作陪。
旁边的朝鲜则是几个严肃的帅哥穿着西服,带着金日成的徽章,并且用电视播放阅兵仪式。
意大利那边几个帅哥在向游人介绍风情,檐子上有张不知写着什么字的纸带在随风摇摆。
德国这边只有一个男生默默的牢固展位,另有一个空空的桌子。
法国则是干脆还没有架起来……
另有一些没有听过的小国家,竟然把毛泽东,胡锦涛,温家宝等人访问时的照片做背景。

最强大的还是靠近主席台方向的一个最大的舞台,表演大概已经结束了,用着全场最大的喇叭放着《春天的故事》。
别忘了你们是在天朝,小样。

非典型性宅

什么是典型的宅?
我没法用语言完整地向你解释,就像我没法描述一朵花的开放,或是一片叶的掉落。
但是有这样一部动画:《现视研》,它很生动地描绘了宅的生活。
不,它不像《电车男》那样描述一个宅男如何鼓起勇气泡MM,也不像《Welcome to NHK》那样有一个MM为宅男鼓起勇气。
它是生活,看动画,打游戏,画同人,逛秋叶原,买H-game,挤Comic Market,对日本宅们再普通不过的生活。
是,那是日本。

必须提及台湾关于“宅男”和“御宅族”两个词的区分,它们同样是来自于日语的おたく(otaku),但是感情的褒贬上有不同。在台湾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之后,“宅男”已经成了不注重外表,不善于与人交流,甚至是天天呆在家里不出门的“家里蹲”。
本文在这里无区别的使用它们。

有人告诉我中国的宅应该被给予另外一种定义,虽然相似却不同。否则中国的宅众就会很稀少。而划在宅外的那些人,你如果说他们不是宅,他们是什么?
因为日本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的相互冲击,中国大陆的宅比日本的程度要轻。具体来说,由于经济拮据,中国的宅没法像日本的宅那样大量的购买手办,没有秋叶原那样的街给中国的宅去逛,也没有Comic Market给中国的宅去挤。
中国的宅普遍只能上网下载宅物,有技术的还可以创作同人和Cosplay。

相比较而言,Cosplay可能算是中国的宅所能参加的最为宅的活动了,而Cosplay又经常被误解为时尚或者另类。因此有大批不理解原著内涵的人为了错误的目的而Cosplay,所以Cosplay虽然是看上去最热闹的项目,在资深宅的眼中可能会被鄙视的一钱不值。就如最近helllee在工口堂痛骂中国的coser

说到底中国的宅是一种文化入侵的现象,因此宅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不是社会问题,而是文化问题。对于文化来说,也就没有精确的优劣对错。
宅只是一种选择,一种心情。

如果有时间,我想从弥母(meme)学说讨论一下宅作为次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
那也许会是比较难写的一篇文章……

Shanghai Kiss

Shanghai Kiss

如果你觉得这部电影的最大看点就是刚满18岁的Hayden Panettiere(海报右边那位),那你就错了,不过幸好,错的还不算严重。

当然,我们的Claire聪明漂亮身材又好,而且89年8月出生的她也足够年轻。
我必须承认我是因为她才看这部电影,但她的出场时间并不长。

这部电影的剧情很好的弥补了我的期待。
不,不,我不是指还有几个不错的MM也有出场。
相信我,我没有你想得那么肤浅。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关于一个美籍华人寻找自己生活的故事。

他出生在美国,所以有着美国国籍,但是他拿着父亲给的钱花天酒地,却找不到工作。(我现在也是找不到工作,不过我偶尔也希望我能那样dandy。)然后遇到了女主角,两个人每天过得开开心心。不是这样子的,因为女主角还没有成年,所以男主角也很苦恼。
男主角的奶奶死后把她在上海的住房留给了他,所以他第一次去中国。
但不久他就放弃了原本卖掉房子的计划,准备住在上海。因为他觉得这才是根。
但是在被黑帮威胁以后,他又回到了洛杉矶,因为女二号说他是个美国人。

我不想在这里透露太多剧情。
男主角的几次反复无疑是剧情的最大看点:美国人看不起他,中国人不要他。
有几点很值得注意,男主角一直希望能进演艺圈,离开美国的时候却说没有亚洲人能上电视。
他在上海绝望的到处借电话的时候,因为说的一口英语而没有人理他。
他回到美国去找女主角的时候,女主角对她爸说是Chinese,而她爸就自然而然地认为是饭店送外卖的。男主角也完全没有辩护。

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失败的一点:为什么是一个Good Ending。而且IMDb上的分类为Comedy。
笑点虽然有很多,但是在文化冲突这样一个主题下,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大部分都很悲哀。

当然,更多的人会把它当作一部爱情喜剧来看。
那也无可厚非。
也许是我这些天的悲惨经历影响了我的审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