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股市的几点判断

股市从两千多暴涨到五千,连我这个空头都沾沾自喜,基金都浮盈100%,有谁不是股神?
于是在五千点加仓,跌了两个停板后果断断臂求生,开始认真的思考这个市场的特点。

对于现在还有持仓的,除了为国接盘的,不管已经跌了多少,也许现在出来还不算迟。
股市半年流入了十万亿资金,其中有多少是杠杆资金,没人知道具体的数字。但我所知道的,现在仍有很多场外配资的资金在市场内,这些人用着最高5倍到8倍的杠杆,一个跌停已经致命。要说逃,你跌10%也许还承受得了,他可是要逃命的,你怎么逃得过他。
除了场外配资,还有银行配资、伞型信托、融资融券。目前市场去杠杆已经形成踩踏,大家都抢着逃命,所以很多股票一开盘就接近跌停。

国家救市为什么没有效果?
首先,目前国家出的救市政策,不要误解,其目的不是为了股市反弹,而是让股市不至于完全跌停,给那些逃命的一个机会,缓释一部分风险。 
2号收盘前蓝筹净流入37亿,也是为了让指数不至于太难看。 至于说是首长的意思,还是缓冲的需要,这就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几百亿资金最后站在了山岗上,其他机构救市前也会想一想,我冲在前面是不是又成了炮灰,后面指望机构资金救市更难。

哪里才是底?
 国家的底线是什么,不发生金融危机。因此风险不能大量传导到金融系统内部,现在有部分券商降低融资门槛,为国站岗,其实已经引入了部分风险,大券商不怕,小券商会不会因此倒闭,很难说。更重要的是银行系统,银行到底参与了多少配资?应该是万亿级别,银监肯定有准确数字,这部分大多是理财,一旦出风险,银行为了自己形象的需要都会尽量兜住。
另外一部分,股票质押,是银行和券商的传统业务,如果是在今年办理的质押,其质押率已经岌岌可危,这部分是表内资产,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这些才是国家最后要守住的东西。

从目前各种消息汇总的数据来推测,要等平准基金入市,应该会在3000点以下。太高的话,平准基金会成为一些杠杆炒股者的接盘侠,其效果也大打折扣。

以上文字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不应该的偷懒

我很喜欢人渣经济笔记,作者应该是在美国读经济学的研究生。
前天他有篇文章《何不买房?》,在Google Reader看到那篇文章的时候,我写了个备注说博主有个公式好像有问题,但是以业余对专业,我不敢贸然盖棺定论。
今天回头看了一下金融学的书,发现博主果然是犯了个小错误。

你可以选择把这100万存在银行,现在5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3.6%,这应该是个人能够拿到最高的存款利率了。然后假设一年的通胀率是2%,这是相当温和的通胀了,那存银行的真实年回报率(剔除通胀的因素)就是大约1.6%。

作者直接用名义利率减去通胀率得到实际利率,这个是个非常低级的错误,因为通胀之后,100万元的购买力是有降低的,因此,减出来的差还要除以(1+通胀率)。
作者虽然用“大约”表示模糊的估计,但我认为这个基本概念还是说明白比较好。

社会主义政治金融学

前天总行的人过来讲新的黄金业务,业务并不新鲜,不过是有保证金性质的黄金交易而已。
但是总行那人无意间透露的几句闲话倒是让我很在意。

在讲黄金交易所的时候不免要提到伦敦黄金交易所和上海黄金交易所。
这两个交易所的报价并不严格的相同。
在价差存在的情况下,你很自然的会想到一点,没错,将黄金从低价市场卖到高价市场就会有盈利。
但是并不是任何机构/个人都有跨境交易黄金的权利,连我所在的这个银行都没有。
按照总行那人隐含的意思,工农中建应该是有的,其他一些相关的进出口单位也有。
但是黄金储备也是一个国家金融战略的关键问题,考虑到这点又觉得似乎无可厚非。
但是事情并不是到此为止。

国内也有两个黄金市场,上海黄金交易所,以及期货市场。
总行那人一直强调期货市场的价格是严重扭曲的,和实际金价(上海交易所金价)并不相符。
你看,又是一个价差。
政策又规定个人客户不得在期货市场提取实物黄金。
于是总行那人说,如果你找得到一个有相当背景的机构/单位/企业,它能够在两个市场同时交易的话,那么,只要在一个市场买入,另一个市场卖出,就能实现零风险的盈利。
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们行就做着这个勾当。如同操纵股市一样,先用一个饵来扭曲期货价格,然后趁机盈利。
你觉得他们赚的是谁的钱?

说到这里,就更能深刻的理解茅于轼在反对土地红线文章中的基本观点:“对一种商品进行管制,对有权管制的人而言是有巨大利益的事。有了管制就必有审批,于是就有以权谋私的机会,可以权钱交换。”
问问在计划经济时代买过电视机的人,绝对可以给你一手资料。

在喊着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同时,建立剥削和加大两极分化的正是同样一批人。
那么这些钱又是不是留在中国用于建设了呢?非常值得怀疑。
我一直有种阴谋论的观点,中国政府与国外机构合作起来剥削中国人。
不然,为什么要出资救美国的市?
不然,为什么国外的商品比国内便宜?
不然,为什么外国银行可以以远低于发行价的价格拿到中国股票?

为了在战略上囤积外汇?
你不知道我们因为巨大的外汇储备量而贬值亏损了多少吗?
中国人累得死去活来,原来是在给别人做嫁衣裳?
你说这不是殖民地?

金融诈骗

今天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客户,奇怪到我怀疑他正在搞诈骗。
事情要从前天说起。

前天这位客户就过来,是公司客户,将一笔钱存为定期存款。于是我行给他开具一个“单位定期存款证明”,其实就是一个存单,只要凭单可以支取那笔定期存款,但是所谓支取,其实也只能转入该单位的活期账户而已。那天,他吵吵嚷嚷了半天,说这个存单为什么不能设立密码云云。
昨天,这位客户又跑过来,花了几个小时详细询问“如果这个存单丢失了要怎么办”之类的问题。
没想到今天,他就过来挂失,说钱包被人偷了。

疑点在于,他昨天似乎就预料到存单会丢失一样,因为如果那时已经丢失了,他当时就应该挂失,而不会等到今天。
好吧,那么如何通过这个事情诈骗呢?

首先,假设存单并没有真正遗失,所以他手上有一个存单,上面写着该公司在我行存有多少多少钱的定期。虽然我行这边已经将其挂失了,但是在其他银行看来,这张存单没有任何问题。
然后,在挂失期限(10天)满以后,他会将定期重新转为活期,这并不是假设,今天他已经有这个计划。
于是他把这个存单质押到其他银行申请贷款,拿到票面的80%应该没什么问题,比如说存单是100万的,他就可以贷到80万。
事成之后,他手上就有180万,只要再来这样一手,就可以迅速炒到300多万,以此类推。
而且,只要发放贷款的那个银行不与存单的银行联系,谁都看不出问题。

贷款是有利息的,也是要还的,那么他图什么呢?
如果不是急需短期融资的话,那么最可能的目的就是携款潜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