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清理金融资产 业务板块持续收缩

断尾求生?抑或是交换条件?

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航集团)化解流动性危机的努力仍在继续。在陆续出售华龙证券、广州农商行、永安保险等金融资产后,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官网发布公告,决定注销渤海征信有限公司(下称渤海征信)征信业务经营备案,原因是“公司业务调整,主动申请退出企业征信业务备案”。

在国内,3月8日,海航航旅板块下属上市公司海航创新( 600555.SH )公告称,已将持有的华龙证券0.23%股份转让给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为人民币4998万元;4月10日及4月16日,海航集团子公司Aerial Wonder Company Limited以每股5.12港元出售所持广州农村商业银行(01551.HK,下称广州农商行)股份,套现约15.12亿港元(约人民币12.24亿元),海航集团在广州农商行的持股比例降至零;5月31日,陕国投A( 000563.SZ )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受让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航旅游集团)持有的不超过1.478亿股长安银行股份,暂定价格每股2.22元,以此计算交易总作价约3.28亿元;6月25日,海航旗下新三板挂牌企业皖江金租(834237.OC)公告称,控股股东天津渤海租赁有限公司正与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磋商,拟转让其持有的皖江金租35.87%控股权,交易价格尚未公布;7月17日,陕国投A又公告称,拟受让海航凯撒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全部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约占永安财险总股本的0.75%,交易总价约5808.2万元。

Source: 海航清理金融资产 业务板块持续收缩_公司频道_财新网

资管新规细则解市场疑惑 去杠杆缓节奏非放松

从政策来看,资管新规细则比预期的要松一些,比如过渡办法和公募理财的投放标的,但是整体说来肯定比资管新规出来之前要严。

影子银行不能像以前那样玩了。但是我听说有新的玩法,云链金融了解一下。

7月20日晚,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细则共六条。其中,对市场影响较大有三:首先是明确了在符合资管新规有关非标投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前提下,公募资管产品可以适当投资非标产品;二是允许在整体规模压降的前提下,过渡期内发行的老产品投资新资产;三是进一步明确过渡期内适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产品类型。

Source: 资管新规细则解市场疑惑 去杠杆缓节奏非放松_金融频道_财新网

央行窗口指导火了城投债 银行配置民企债动力仍不足

央行本来是想给企业降低融资难度,结果变成了给地方政府接盘。
之前央行和财政白怼了。

接下来,只要地方政府没一个破产的,资金大概率还是继续往这边流。
市场需要出清。

上述消息于7月18日下午在银行间债市传开后,立即提振城投债的二级市场交投。有交易员表示,当日AA级城投债共成交了36笔。而7月19日截至下午3点半,AA级城投债已经成交了50笔,交易继续活跃。一位险资固收人士表示,目前市场还是对民企债偏谨慎,同评级下的城投债相对安全。

Source: 央行窗口指导火了城投债 银行配置民企债动力仍不足_金融频道_财新网

部分农商行不良率飙升 是个案还是爆发前兆?

把银行破产说得这么“文艺”。

不过,亦有分析师对此持审慎观点,认为中小银行风险暴露会加速传导到同业,市场对此预期不足。“银行评级下调事件频发,在去杠杆背景下,商业银行不仅面临表外刚兑被打破,表内资产‘刚兑’打破预期亦增强。”兴业研究固收分析师徐寒飞称。

Source: 部分农商行不良率飙升 是个案还是爆发前兆?_金融频道_财新网

中国债市谜团:违约率为何没上升?

WSJ开始定向引爆债市这个大地雷。

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以往的用时间换空间的操作不再可行。雷一定会爆的。

资管新规中的理财产品以净值计价就是为了让中小投资者承担信用风险。

今年以来,中国债券的违约数额似乎出现了大幅增加。2018年迄今,中国国内债券市场共有13家债券发行人发生违约,合计违约公司债规模为人民币202亿元(约合3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1%,2017年同期发生违约的发行人为11家。

不过,在未偿债券总体量合4万亿美元的中国公司债市场上,违约率依然只有0.08%。据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驻香港的分析师锺汶权(Ivan Chung)称,在不发生大规模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全球的公司债违约率通常在2%左右。

Source: 中国债市谜团:违约率为何没上升? – 华尔街日报

河北金融办拟申请多项“雄安”金融牌照惹争议

真是给一点阳光就灿烂!

河北省金融办提出,争取央行及银证保三会的支持,设立中国雄安发展银行(为股份制银行牌照),雄安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科技股权交易所、以及财险、寿险、健康保险、保险资产管理等一系列“雄安”品牌金融机构,以金融增量撬动雄安新区发展。

Source: 河北金融办拟申请多项“雄安”金融牌照惹争议_金融频道_财新网

广发银行发公告 侨兴债文件、公章、私章均系伪造

潮水开始退了。

  浙商财险和广发银行各执一词,保函真假尚待后续公安机关侦查结果。业内人士认为,根据浙商财险12月25日公告,当时签署保函及后续两次回访获得的回执及声明文件均是在广发银行惠州分行办公地点,并在办公时间签署。

  浙商财险公告显示,2014年12月8日下午工作时间,该公司工作人员在侨兴公司人员陪同下,在广发银行惠州分行营业场所办理了银行保函面签手续。

  2016年2月1日,浙商财险工作人员前往广发银行惠州分行进行保后回访,广发银行惠州分行出具了回访回执。

Source: 广发银行发公告 侨兴债文件、公章、私章均系伪造_金融频道_财新网

资管计划的自相矛盾

财新这篇文章讲的很透彻,也切中了现在中国银子银行的要害。

证监会认可钜盛华作为信息披露义务人,相当于承认资管计划是委托关系。虽然避免了信息披露的麻烦,但是一脚踏进了资管业务的地雷阵。前面已经说过,证监会只能对基于信托关系的资管计划实行监管。对委托关系的资管计划实行监管,师出无名。而且,基于委托关系的一对多资管计划不可避免触碰通道业务,违反账户实名制,场外配资等诸多问题。

证监会对上述问题自圆其说的难度很大,总不能在处理信息披露的问题时认定是委托关系,在处理资管业务的问题时又认定为信托关系吧。在反复强调资管计划应当回归本源(信托关系)的情况下,证监会如果在万众瞩目的宝万之争中承认委托关系的资管计划合法化,鬼才知道会对几十万亿的资管计划和资产证券化产品产生什么连锁反应。很可能冤死(或者装死)的场外配资要借结构化资管产品卷土重来了。

万科的举报信熟门熟路,估计是因为万科自己在资管计划上也是老司机。老司机举报别的老司机,真可谓互相监督,结局也难免荣辱与共。可惜的是,万科过于迷信行政权力。证监会无论按什么法律关系处理举报信,都不能改变钜盛华持有万科股票的事实。

万科关于认定资管合同无效,取消钜盛华表决权的要求,超出了证监会的职责。证监会只能依据《证券法》监管收购人是否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依据《基金法》监管资产管理人是否勤勉尽责。而且,在去年股灾期间都没有处理资产管理人的证监会,又怎会在没有“软柿子”的宝万之争中对自己的孩子下狠手。

万科的公开举报事件会如何收场?不妨重温《皇帝的新装》。故事如此结尾: “他实在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Source: 资管计划的自相矛盾_观点频道_财新网